六年前,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因为一起电影院发生的枪击事件而广为人知,凭借豆瓣上9.4分的高分,让许多人了解到人性的多面性,现在该剧第二季回来了,通过一个超市起火的事件来展开新的情节,不过在前两集播放出去之后,就出现了不少不同的看法,接下来就详细分析一下。
新案引发新故事
这起事件的关键是商场发生的火灾,周渝民扮演的心理医生马亦森,在这次火灾里失去了家人。他从以前治病救人的医生,立刻转变为一心想要报复的人,角色的巨大变化,使他的生活步入了充满坎坷的阶段。
复仇受阻与挣扎
马亦森三次想要置胡冠骏于死地,第一次驾车撞向对方,却被一位路过的护工阿姨阻止。这些看似偶然的干预,实际上是同事们暗中保护的结果。胡冠骏若在医院接受精神鉴定且结果成立,或许可以免除死刑,这让马亦森更加愤懑不平,于是他最终选择辞职,躲藏起来,还收留了那个孩子,但豪门出身的母亲对此感到排斥,孩子最终跑回了家,他追过去悉心照料,内心不禁担忧精神疾病是否会遗传。
废除死刑之争
高政光是马亦森的挚友,他常常公开倡导取消死刑,并且积极促进社会安全法案的通过。但是,他的母亲杨贵媚是一位资深的政客,她利用高政光伪造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。她曾说过“选票难道比人的生命更关键吗”,这句话揭开了权力的真面目,也暴露了官僚机构在实施政策时的无情。
受害人家属困境
陈美玉带着儿子白润音过日子,她举着写有“我儿子不是杀人犯”字样的牌子站在法院外,结果被记者们歪曲成“捣乱的家属”。白润音在学堂里被欺负,为了给家里还债去给诈骗集团送钱,后来被公安追捕,他们的情况让人同情。
深层问题探讨
剧中对诸多议题加以深入探讨。譬如马亦森检视胡冠骏的过往记录,得知其幼年时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,暗指不幸的根源早已埋下;陪审团成员掌握着他人命运的裁决权,听证过程中民众情绪与法律原则激烈交锋;胡冠骏的辩护人请求进行心智评估,由此引出社会对精神障碍人士偏见问题的关注。
演员表现与善举闪光
周渝民扮演马亦森,在葬礼上竭力控制情绪,目睹孩子们画的涂鸦时无法自持,他的表情非常令人动容。杨贵媚饰演议员的母亲,能够自然地转换不同情绪。剧里人物的善行特别打动人,一位护士抱着感染病毒的老人家落泪,马亦森给胡冠骏喂水时暗含未言的谅解,这些细微的关怀比正式的规则更让人感到温暖。
这个剧开头两集确实有人批评故事核心不清晰,不过它在不少地方都透露出丰富的意义。你觉得里面哪个片段最让你有所感悟?欢迎留言,也请帮忙点个赞,转发这篇文章。
发表评论